p;
哪怕每年制酒和肉食饲料消耗三十亿石,也应该还有二十二亿是结余,大明朝内部不仅不缺粮食,还能向外贩卖大批粮食。
\n
因此,地方的粮价暴涨,实乃沈一贯纵容粮商之举,非大明朝粮食不足。
\n
翻阅奏疏,朱载坖勃然大怒,令杨涟等人彻查沈一贯。
\n
经过杨涟等人两年的彻查,沈一贯等人扶持江南粮商在西洲、印度斯当走私粮食,哄抬西部大食、波斯、山南粮价,非法获取四千六百四十余万两,沈一贯等大小三千七百余名官员,受贿金额高达一千五百四十余万两。
\n
事情真相大白,朱载坖震怒,将沈一贯等人发配昆仑洲,涉事商人全部抄家斩首,家眷流配昆仑洲。
\n
一场案子过后,浙党式微,而燕党抬头。
\n
国库因此获得六千余万两查获收入,但其中三千万两则是被朱载坖用于平抑波斯、大食等地粮价。
\n
此外,朱载坖放开了粮食贸易,这使得西洲和印度斯当的矛盾缓解不少。
\n
他的举动,使得西洲各国在大战的同时,竟先后向大明派遣使团,共举朱载坖为“圣天子”。
\n
七十八岁的朱载坖没想到自己只是想赚点钱,居然还能收获这样的意外之喜。
\n
借此机会,朱载坖与各国使团深入交流,并建立了一个以大明为主导的贸易联盟。
\n
尽管在政治上,他们并将朱载坖视为天下共主,但在贸易上,他们却无法脱离大明。
\n
世界第一个全球性贸易组织在朱载坖手中出现,而大明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使得这一时期的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这一组织带来的红利。
\n
西边的叛乱很快在李如松的武功和朱载坖的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