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立预料一般,郑森接任北洲都指挥使之职后,重新募兵备战,并于白水河击败朱载堼,连克十二城。
\n
北洲布政使张煌言率兵马司突袭朝歌府,生擒卫王亲眷,卫王朱载堼率军投降。
\n
战后,朱常清令孙传庭继续京察,并削北洲诸藩所有护卫,每府仅保留三百人。
\n
隆庆十年三月初八,朱翊釴驾崩于乾清宫,享年八十岁,太子朱常清即大位,并为大行皇帝朱翊釴上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n
第595章 后记隆万天革新
\n
“朕即大位……”
\n
隆庆十年五月初三,随着大行皇帝朱翊釴在停灵五十四天后下葬天寿山永陵,其子朱常清也在翌日于北京奉天门登基即位。
\n
朱常清出生于嘉靖二十四年,朱翊釴早年忙于科研,所以生下他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四岁的年纪。
\n
正因如此,朱常清即位时的年纪是比较“年轻”的五十三岁。
\n
即位后,朱常清并没有向权贵低头,而是继续任用袁可立、孙传庭进行变法。
\n
此外,朱常清对大食地区发告示,令人空投报纸,向整个大食地区百姓承诺平抑当地粮价,使得人人有工作,不至于遭遇饥荒。
\n
此前叛乱的百姓,只要放下兵器向官府投降,均不会遭受非人待遇。
\n
在朱常清发出承诺的同时,一条条铁路也在大明的疆域上开展规划。
\n
能够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的大食铁路开始修建,全长三千二百里。
\n
这条铁路,本该在嘉靖年间就开始修建,然而却因为仁宗的懒政而拖延到现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