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崇祯十三年二月,英国宣布对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宣战。
\n
崇祯十三年六月,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和英国、奥斯曼的联合围攻中战败,葡萄牙地区独立,法国吞并意大利半岛。
\n
由于战败,神圣罗马帝国陷入分裂,普鲁士王国吞并西里西亚地区,由此崛起。
\n
作为第二场西洲大战,这场战争在西洲各国的史书中记载详细,然而作为地球日不落帝国的大明王朝却并不在意。
\n
崇祯年间的承平并不是百姓们的承平,而是权贵们的承平。
\n
他们兼并土地,控制市场,舆论,基本断绝了除科举、吏考以外的大部分上升渠道。
\n
这一时期,“思君”的思想浪潮开始抬头,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哲学家们认为“君者,国之大弊也”。
\n
然而由于没有足够先进的体制,所以思想家们也无法判断没了帝制后,大明应该启用什么体制。
\n
为了控制思想和舆论,权贵们开始用电影、小说等大量“娱乐商品”来干扰百姓。崇祯十四年,黄宗羲等人走访大量地区后,根据自己调查所得,发表了富裕、中产、小康、贫困家庭的标准。
\n
家庭年收入一前两以上为富裕,三百两以上为中产,一百两以上为小康,三十两以上为普通,三十两以下为贫困。
\n
彼时大明朝一个普通人的年收入为三十六两,一两大明通宝足够买八十斤牛肉,或者七十斤羊肉。
\n
猪肉经过专业养殖,价格为每头猪一两银子,约二百三十斤。
\n
正常的米麦,每两大明通宝可买五百斤。
\n
崇祯十五年,随着西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