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又哭了起来。边哭边从怀中取出柳成荫给的那个水葫芦,将葫芦口的塞子取掉,将葫芦中的柳湖水往鉴真头上浇了起来……
富乾坤问:“玄朗,你这是在干啥?”
玄朗说:“师母,这是解师傅和师弟身上的苦柳毒的柳湖水。”
富乾坤慌忙摇头阻止说:“玄朗,别再浪费柳湖水了。你师父和师弟身上的苦柳毒被桃花女们给解除了。他们现在中的毒不是苦柳毒,而是桃花毒!”
玄朗一惊,一看自己在鉴真头上浇的好多柳湖水没有一点效果反应,只有又收了葫芦,塞好葫芦塞,将葫芦又揣进怀里,慌乱地问富乾坤:“师母,那师傅和师弟的这毒咋解?师傅和师弟何时能活过来?”
富乾坤叹口气,摇头说:“这只能去问药王孙四邈了!”
玄朗问:“师母,药王孙思邈是谁?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住在哪里?让我去找他讨个解桃花毒的药方!”
富乾坤说:“孙思邈是男的。是华夏大唐中国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东方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自幼天资聪慧,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弱冠之年已通晓诸子百家,尤善谈老子、庄子,并且还喜好钻研佛教典籍,曾被人称为“圣童”。孙思邈目睹民众缺医少药,回顾自己幼遭风冷之疾,屡造医门,为治病而罄尽家产的痛苦经历,遂立志学做一名“苍生大医”,毅然放弃仕途。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对于诊疗疾病的方法,采药和制药的法度,养生保健之术,凡有一技长于己者,总是不远千里,拜倒在其门下,虚心求学。在他二十岁左右时,便打下了深厚的医学基础。年长时,他因避战乱和朝廷征辟,故隐居太白山,后又隐居终南山。他曾与道宣律师结为知交,每一往来,谈论终夕,使他在医学上都得到很大的裨益。佛教的“医方明”也是有关医学研究的学问。孙思邈的医书佛教典籍中有关于印度医学的‘四大’——地、水、火、风学说,百一学说,耆婆、阿伽佗诸方,天竺国按摩等内容。道宣的医学知识对孙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