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县医院现在患者少,每科抽调一个人,对医院的正常运转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你们这个组的主要任务,就是下去巡诊。我们要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的走,到了每一个乡镇,我们再每一个村社,每一个村社的走,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医疗小分队,要走遍咱们沙梁县的每一个村落。在每个村,咱们暂时确定驻村两天。去了以后,主要干两件事情,一件是做义诊。也就是义务帮助村民查病,对每一个村民都认认真真的做一次疾病筛查,然后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做一份个人身体情况的档案。这个档案,一式两份,给乡镇的卫生所留下一份,为他们将来对村民的诊疗做参考。另一份,我们带回来,在县医院存档。”
“我听出一点儿眉目了,”姚德福接话说,“这样一来,全县所有农村人口的医疗档案我们就有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有了这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可以对这些档案做分类分析,哪种病最多,哪种病分布在哪儿,分布人群的年龄结构如何等等。这样,你们县医院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把医生派出去进修,等这些进修的医生学成回来,就在县医院专门开设这类病的专科治疗。然后,再让我们乡镇卫生所的职工到那些有这类病的人家去做工作,这样一来,医院就不愁病人了。时间长了,我们这些培训回来的医生,看的病人多,积累的经验也就多,我们再鼓励他们对这类疾病进行临床研究,撰写相关疾病的治病论文。慢慢的,他们也就成了真正的专家。名声一旦打出去,将来别说是咱们沙梁县,就是周边其他县区的同类病人,也肯定会慕名而来。到时候,我们的县医院就真正办活了,办好了。”
“太好了!李主任你这个办法,你这个思路,才是真正解决我们县医院这个老大难问题的治本之策。这样一来,就把我们整个沙梁县医疗系统的现有资源给整合起来了。既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问题,也解决了县医院病人少的问题,又把对年轻医生的培养,由盲目,变成了自觉!你这个想法,我举双手支持!”姚德福明显有些激动,他从沙发上猛得站起来,又重新坐下,“我现在觉得我这个院长也好当了,有当头了!”
“不过,这个事儿,虽然前景可观,也可期,只是这一轮的下乡排查,是很辛苦的!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