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招贤馆显得有几分冷清和寂寥,不复往日的热闹。
\n
在招贤馆中,卫鞅见到了由书童抬着出来散心的孙膑。
\n
孙膑似乎也受到了周围氛围的影响,眉眼间多了几分阴郁之色。暖融融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依旧驱不走自他心底升腾而起的阴寒。
\n
察觉到身侧有人的孙膑偏过了头:“秦国的商君?”
\n
这些天,孙膑也陆陆续续打探到了一些情况。栎阳城中的许多人,都对卫鞅推崇备至,包括那些来自后世的人。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件事:秦国正在发生的变化,似乎与卫鞅脱不了干系。
\n
那日,孙膑在战场上也看过卫鞅的表现。作为初临战场的将领,卫鞅的表现尚可。但在孙膑看来,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仅仅凭着卫鞅的军事天分,并不足以让孙膑对他另眼相看。
\n
至于卫鞅的其他才能,孙膑未曾亲眼见识过,不好妄自评价。
\n
“鞅如今还未晋升至彻侯,当不得‘商君’之名。”卫鞅道。
\n
孙膑闻言,果然对于卫鞅话语中的内容产生了些许兴趣:“彻侯?”
\n
“秦有军功爵制,军功爵制共分为二十级,最高的一级便是彻侯。底层士兵若有能耐,也可靠着军功一点点往上爬。”
\n
“难怪这次对战之时,秦军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战意来。”
\n
其他几国的军队若是打了胜仗,得到晋升的也唯有将领,底层的士兵最多得些钱银赏赐,断然不可能像秦国一样,还有爵位可得。
\n
如果这就是秦国这段时间变化的根源,孙膑倒是能够理解秦国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从低谷中爬起来的了。
\n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秦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