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时科举考场中人身限制较小,考生们答卷完毕之后便可以选择主动交卷离开,甚至可以在考场中自由活动,当然前提是不能打扰别人答卷。如果被同场考生举报骚扰,那也是要受罚的。
因此一些考生在答卷完毕之后便选择直接离开,而一些则留下来搞其他的文艺创作,或是在考棚里题诗,或是直接给考官写干谒诗。
是的,大唐考场秩序就是这么宽松,考生们不光自己能写“到此一游”,还能给考官传纸条。兴许一时间灵感来了、偶得妙句,能够当场打动考官,便能获得关照。
帖经的考题包括十道本经题,即所习之经,还有六道《老子》并义帖经。如果本身掌握的比较熟练,要不了半个小时便可以答题完毕。
张岱这里先把《老子》的帖经搞定,然后便开始认真思忖本经。他这里还在低头答题,考棚外有人探头走过,他抬头向外一望,便见王昌龄正呲牙望着他。
“六郎好志气,某偷巧治《诗》,业已答讫,今便先行,来日再聚!”
王昌龄想是答题比较顺利,先是笑眯眯说了一句,然后又望着《左传》考棚里空荡荡的试铺不无羡慕道:“此间确是从容地,《诗》棚群徒比肩而坐,墨洒席中不知凡几,幸在脱身得早,免于受污!”
说完这话后,他便拿着自己的考卷往监堂走去。这一转身,张岱便看到这家伙衣袍后摆一大滩的墨渍、而其竟浑然不觉,张岱顿时便乐的笑出声来。
进士试中,试贴本来就是走个过场,是要考校他们有着基本的经义知识储备,要比明经试贴还要简单得多。明经试贴因为要通三经、五经等区别,试贴考题动辄上百条之多,那才是真正的无情答题机器。
而且在试贴考完之后,明经考生还要接受考官询问经文大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