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死后,秦军荥阳守军及水军向虞军投降。
他们的投降,也是蒙骜的遗命。
蒙骜自知此去有死无生,所以早就给这些跟随了他多年的将士留了一条后路。
蒙骜很清楚,自己有死无生的这一战,胜利的机会微乎其微;一旦失败,秦国也就没了最后的希望。
既然如此,还不如给老秦人留点儿种子,给这些跟了他多年的士兵一条生路。
所以,他才留下了这道军令。
当然,蒙骜这么做,其实也是在给他的孙子一条生路。
有了这份厚礼,大虞总不至于再杀了他的两个孙子吧?
自从有了白起的例子之后,秦国的顶尖将领在谋身这一块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蒙骜之前就是因为太过谋身,所以错过了去河北整顿兵马的机会。
他很后悔,也不后悔,但更多的还是后悔。
秦国的这次惨败,不仅意味着秦国的衰亡,也意味着蒙骜信念的崩塌,事业的崩塌,只可惜,他懂这个道理懂得太晚了。
他无法向杀了他儿子的虞人投降,也无颜面对自己、面对先王,所以才会舍命一击。
但同时,他也留下了最后的希望。
有了蒙骜的配合,大虞军队得以轻松占领荥阳,兵进洛阳,扣关函谷。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