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按十年进行分批投入的话,那么咱们的压力确实要小上许多!”
\n
“一年一千万银元,而且咱们还可以发行国债,这钱的事情未必不能解决!”
\n
……
\n
在经过户部尚书何琮的提醒后,都察院左都御史万翼等官员纷纷反应过来,顿时对这个工程变得乐观起来了。
\n
他们从来都不害怕困难,亦愿意为这个国家和百姓多做一些实事,如果能修建京杭铁路注定能名留青史。
\n
既然现在他们可以想办法慢慢筹钱,那么他们便没有理由阻止这个利国利民的工程。
\n
“即便资金可以解决,但咱们修建京津铁路已经将所有生铁耗光,亦是从海外不断收购才能堪堪解决生铁的缺口。若是修建京津铁路所需的生铁少说要翻十倍,如此巨量的生铁,又当如何解决呢?”兵部尚书刘宣却是轻轻地摇头,再度提出其中的核心难题道。
\n
话音刚落,靖国公赵承庆率先进行表态道:“咱们的唐山铁矿不是一直在开采吗?若是唐山开采的生铁不够,那么便要求各个藩属国提高上贡的生铁数量,他们受我们庇护自然要替咱们大明分担一二!”
\n
由于是武将出身的缘故,他的性格透着一种强势,对周围的藩属国并不讲礼仪,而是更愿意用拳头说话。
\n
像早前征战琉球的战事中,他便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
\n
现在北越、占城和南越都拥有铁矿,而且朝鲜和日本都可以产铁,那么他们自然有义务为大明提供一批生铁。
\n
跟向国内索取相比,他更是倾向于海外,可以通过种种手段从这些藩属国的身上弄来大批的生铁。
\n
“不错,若是不够便向藩属国索要!”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