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任何事情都需要噱头,明明上届的南直隶解元亦是一同参与此次会试,为什么唯独唐寅这个解元拥有光芒呢?
\n
唐寅并不是传统的书呆子,而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其书画已经名动江南。如此有才情之人,现在参加乡试夺魁,如同后世知名歌手拿到了高考状元般让人震惊。
\n
正是如此,唐寅的出现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自然是格外受到世人关注。
\n
唐寅到了京城之后,并没有往青楼里去,倒是时常被徐经拉着拜访一些南直隶籍的官员。
\n
虽然程敏德被弘治抄家问斩了,但徐经有钱又有人脉,加上唐寅已经是金字招牌般,所以没有哪个南直隶官员将他们拒之门外。
\n
刑部尚书宋澄是南直隶歙县人士,原本这位刑部尚书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但此次亦是破格见了徐经和唐寅。
\n
“唐寅的命是真好,这宋尚书的门槛高是出了名的,没想到他竟然亦能进去!”在得知唐寅成功拜访宋澄后,不少考生当即酸溜溜地道。
\n
至于另一位风云人物王守仁更加的耀眼,甚至有传闻他已经是皇帝内定的状元郎。
\n
王华这些年执掌国子监,颇有大明第一校长的味道,名声在整个士林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至于新兴的各行各业,因国子监祭酒的身份摆在那里,这种学院出身的学子多多少少对这位总校长保持着尊敬。
\n
王守仁作为当今国子监新建伯王华的儿子,自然是极受瞩目。
\n
王守仁本人同样得到皇帝的青睐,虽然皇帝搁置王守仁从澳洲开发铁矿的提案,亦是没有给他新的官职,但皇帝亲自安排王守仁参加科举。
\n
原本王守仁已经错过科考时间,但皇帝亲自打了招呼,便让浙江提学以“补遗”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