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陆晨率先制定了患者的重症分类。
\n
重型患者的判断标准是: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次/分;静息状态下,指端氧饱和度≤93%;氧合指数≤300mmhg。
\n
危重型患者的判断标准是: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
\n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出台的分类标准。
\n
实在是疫情来势汹汹,很多医院都陷入了瘫痪的状态。
\n
医护人员紧缺,尤其是不少医院,都出现了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
\n
这让本就医护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加的雪上加霜。
\n
而这套救治分类的准则已经出台,立马分发到了全市各级医院。
\n
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式,也一并出台。
\n
对于重症与危重症患者的支持治疗以积极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主。
\n
治疗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的可能,必要时,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手段。
\n
而具体治疗手段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康复者血浆治疗与其他相关治疗。
\n
“各位,从今天的巡查来看,呼吸支持方案只能暂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依次分为分类。”
\n
在晚上的碰头会上,陆晨率先发言。
\n
目前全市的医疗设备紧缺。
\n
而绝大部分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必须通过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肺复张、俯卧位通气、体外膜肺氧合进行治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