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大同算是严绍庭和戚继光等军中将领商议的,出关前的最后一站。
大同这头自然也早早就得到了征北大将军军令,要求大同镇筹措粮草并抽调一万兵马押运随军。
按理说。
当严绍庭带着大军到来的时候,大同镇就该派人出城迎接。
可当六万多大军一路挺进到大同城下,也不见有人前来,只有一名留守大同城的守备将军带着人出城迎接。
“还请大将军息怒。”
“自今年开年之后,那蒙古贼子辛爱黄台吉去年就引兵屯驻前套,最近几个月因贼军似是探听得知我朝将要用兵,贼军在前套和后套多有异动,隐隐有沿河南下,劫掠山西、延绥两镇各处的迹象,孙总兵也因此带着人往右卫城和阻虎堡一带巡边去了。”
大同城的守备将军态度很恭顺,语气也甚是恭敬:“不过……大将军先前行文要求大同筹措的军粮以及一万兵马,我等业已准备好了,只等大将军派人接收即可。”
严绍庭和先行赶到大同城下通报消息的戚继光对视了一眼,随后也只是淡淡一笑:“孙总兵官当真是尽忠职守,如今贼军尚未叩边,便已经先行一步巡察边墙,可谓辛劳。”
守备将军弯着腰颔首低头:“去岁贼军叩边,大同传讯迟缓,朝廷也因此降旨训斥,孙总兵和我等再不敢松懈,唯恐被贼军寻到错漏之处。大将军能体谅大同,此番朝廷降谕,收复河套,我等自当尽心竭力,势必以捐躯沙场之志,全朝廷之策,光复故地。”
严绍庭微微一笑,没再开口。
戚继光瞧着殷勤的对答不留漏洞的大同守备将军,则是淡淡开口:“说起来,都察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