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江平皱着眉头,一脸焦急,“再进人,单位肯定得垮。去年进的那个人,虽说工资是财政给,可问题不少。第一,万一她生病了,药费谁出?第二,她的养老保险怎么办?虽说咱们都没买保险,可要是以后买,单位出的那部分里不就多了她一份?第三,万一财政改革不认她这笔帐,你怎么停发她工资?她是单位职工,你不发工资,她能到有关部门投诉,到时候肯定扯皮。”范江平顿了顿,喝了口水,接着说:“我琢磨着,让季主任一个人硬顶着把人挡回去,不太现实。运管所、费收所咋没进人呢,人家上级业务部门把大门关得死死的,进人就停办一切业务。要不请大市的侯局长出面,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角度去阻止,看看有没有效果。还有,得彻底改变交通局的人事安排观念,现在交通局把海事处当成人员安置的‘好去处’。咱们还得继续向局党组汇报难处。再有,交通局安排人进来,就得解决人员工资费用,只要交通局给钱养人,进再多的人倒也无妨。咱们现在这情况,安全责任得咱们担,安全监管得咱们搞,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这些咱们认了,谁叫干这行呢!可这安全管理的工资、经费还得咱们自己收,就这么几条船,经济效益又差,咱们上哪儿收钱去啊!”范江平说着,连连摇头,满脸无奈。
季元无奈地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说:“侯局长要是能帮忙就好了。我找他出面,他不愿意。他说交通局要安排人,业务部门也没办法,让我们跟局领导说清楚,没工资发就关门。我寻思着,真关门了,也吓不住交通局领导,他们说不定明天就调走了,到时候咱们能怎么办?算了,不说这些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季元喝了口水,定了定神,接着说:“言归正传,还是回到工作上来。刚才同志们谈了不少工作中的问题,江平一口气说了六个,薛松也说了渡口存在的问题,都很实际。首先,咱们得认清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船舶经济效益差,导致船舶设备落后,管理工作困难,咱们管理经费紧张、设备短缺、执法环境不好,都是库区经济、文化落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造成的,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改变这儿的落后状况,还得靠库区经济发展,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咱们的安全管理是为库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库区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些破船,你请他们坐,他们都不会坐。为啥外地来的游客,看到船上没救生衣就不坐船,就是这个道理。至于咱们经费紧张的问题,我已经多次在交通局会议上汇报了,我相信局党组不会让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