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十七年,年仅十一岁的你,每天徒步跋涉十余里,往来于县城的书院中,虽然道路崎岖不已,也不管是面对酷暑还是严寒,你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永昌二十年,通过多年的勤奋苦学,各种经典著作无不被你熟读于心,就连先生也不禁赞叹你的聪明才智,认为你日后必定能够金榜题名,但同时又遗憾的表示,以他的能力没办法继续教导你了,表示你需要的是更好的老师和环境。】
【你心里清楚,家里的条件,不支持你前往更高等级的学府,所以你返回家中开始自学。】
【永昌二十二年,十六岁的你,第一次参加县试,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你的文章字字珠玑,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和独到见解。】
【永昌二十三年,十七岁的你已经通过府试,成为了秀才,村子里的人都跑来庆祝,你的父亲满面红光,母亲的神色充满了欣慰和自豪,嘴角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望着眼前画面,
高晚秋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虽然韩子成出身贫苦,但也算是家庭美满,作为家中独子可以获得父母全部的恩爱。
同时,
韩子成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但学习刻苦,
更是在十七岁的年纪,就已经通过了府试。
只是让高晚秋有些疑惑的是.......从永昌二十三年,到如今的昭宁三年,中间相隔了七年之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