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笑了,老朽向来诚信做买卖,从不蒙骗客人。”
\n
姜椿嗤笑一声,也没反驳,只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n
老掌柜有些绷不住,忙不迭验货出价,尽快将这巡海夜叉送走。
\n
最终,戒指跟银丁香作价六钱银子,端砚作价六两银子,共计六两六钱银子。
\n
在姜椿的“据理力争”下,最终拿到了七两银子。
\n
加上她原先存的九两四钱,以及方才在钱庄签到所得的530文,差不多有十七两,刚好够买一辆配上壮年骡子的好骡车。
\n
至于打铁皮炉子跟买石炭的钱,只能再攒攒了。
\n
从当铺出来,她回头观察了几次,看有没有人不长眼的霄小盯上自己手里当来的银钱,结果毫无异常。
\n
这就是名声在外,横行乡里的好处?
\n
她驾着骡车前行了一段路,来到了县城最大布庄——黄记布庄。
\n
来都来了,索性打了个卡。
\n
[叮!在【红叶县布庄】签到成功,获得松江细棉布一匹、绣花荷包2只。]
\n
奖励的这匹细棉布是本白色的,可以拿来做棉衣跟棉被的里子,所以她花700文买了一匹靛蓝细棉布跟一匹藏蓝细棉布,又花400文买了10斤棉花。
\n
瞬间一两一钱银子没了。
\n
这大周的棉花种植率似乎不太高,棉布跟棉花血贵,所以普通百姓家的棉衣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n
至于棉被,老人盖了小孩盖,一床被芯传好几代都不稀奇,至多中途找弹棉花的匠人重新弹一弹。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