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食我青精饭,令我颜色好。”
前一日段知微便特特在西市摊子上精挑细选了些新鲜的乌饭叶子,将叶子洗净,放进簸箩里用力碾碎化为青蓝色的汁液,再把上好的粳米浸入,不停地翻搅使每粒米都饱吸汁液,泡上一个晚上。
今日段知微打开缸,满意地发现粳米已经从白色转为青黛色。把蒸笼铺上干净纱布,染色后的粳米均匀铺好,盖好盖,用大火蒸上。白色的蒸汽与清新的米香一起弥漫开来。
等待米饭的功夫,段知微再来备糖,既然是立夏,那就备些薄荷糖和乌梅糖,别说吃了,听着也清爽。
做起来倒是简单。此时还未有那种晶莹剔透的冰糖,倒是有类似浅黄色的古法红糖,据说研制的时候还去印度请了专家,这糖做桂花糖倒是甚好,只是没到季节...
眼下浸泡一晚上淡绿色的薄荷浆和澄红色的乌梅浆已经准备就绪,只需将糖块慢慢熬煮成浓稠的糖浆,再分别加入薄荷浆和乌梅浆继续熬煮至拉丝即可。
将糖浆倒入木格子脱模,段知微特特找了雕版印刷的师傅刻了个“段”字,印在了糖上。
段大娘过来一看,那薄荷糖如玉般剔透,粉色乌梅糖里则真裹了半颗乌梅,玲珑可爱,她捡起一颗薄荷糖扔进嘴里,薄荷凉气在嘴里扩散开来。
段大娘乐得不知如何是好,只道这糖必能风靡长安。段知微把蒸好的青精饭拌匀,拿个蒲扇给饭降温:“这糖又不难制作,吃个新鲜罢了,过两日别家也能做出来了。”
除了预订的几家段知微雇了闲汉送去,剩下的全用驴车拉到大慈恩寺摆摊去了,立夏这日去大慈恩寺参拜的人更是多。长安仕女都是视觉动物,见到这乌梅糖和薄荷糖新鲜有趣,玲珑可爱,立时抢购一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