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的肢体动作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传递情绪,刚才说到关键处,她还穿插了好几个小故事,苏维埃专家、农民母亲、费曼的趣事轮番上阵,让全场观众一下都来了精神。
爱听故事是人类的本能。早在几万年前,原始人晚上围坐在篝火旁边的时候,就是通过讲故事来传递生存经验的。大脑不喜欢干巴巴的理论,就喜欢那些有情节、有人物、有冲突的故事。
裴瑜就很会讲故事,这种才能和她上辈子作为网红考研老师的经历有关。
不过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正确的因果关系应该要倒过来说,正是因为裴瑜能把枯燥的知识点讲成段子,她才能转行成功,在考研圈子里火成表情包,当上了网红考研老师,最终实现财富自由。
除了与北大屡次失之交臂这个至今未能放下的遗憾外,她穿越前的人生可以说是已经彻底赢麻了。
事实上,苏维埃专家和农民母亲的故事,纯粹是裴瑜随口编出来的,只有费曼的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
这具身体的原主小时候确实跟着父母住在边疆兵团农场附近,农场里确实种着大片棉花,偶尔有一些苏维埃专家过来考察,从边疆回京海市的路上也需要乘坐长途火车。
不过这些真实元素东拼西凑组合出来的故事,就完全是虚构的了。就连她说什么小时候讨厌学英语、怕学不好挨打这些,也是临时现编出来的。
虽然裴瑜分享的是她刚编的故事,但讲台下的观众一个个听得入迷,对刚编的故事产生了真情实感,他们不知不觉就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对小时候的裴瑜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
在他们眼里,裴瑜不再是一个单纯分享学习方法的工具人了,而是一个和他们一样,也会因为学习不好而害怕被家长揍的有血有肉的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