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我从衣袖中拿出一本帐簿,翻到某一页读到:“景山元年,国库收入五千六百三十九亿金币;到了景山二十九年,国库收入上升到了七千两百九十七亿金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国库收入增加了,可是陛下和各位大人知道这增加的钱财来自哪儿吗?”
(景山元年,也就是“中山王国”开国之时,第一任国王在位二十九年。)
我的视线在众人脸上溜了一圈,然后道:“其中除了抄没犯罪份子的家财之外,绝大部分来源于百姓增加的赋税。另外,臣曾经算过,若是除去这一部分,景山二十九年比之景山元年的国库收入少了近一千亿金币。”
“臣就想国库收入为什么会减少呢?要知道我‘中山王国’经过二十九年的发展,可以说各方面稳定下来,甚至于掌握在国家手中的各项资源都多了不少,可是为什么反而减少了?甚至需要通过提高百姓赋税这种涸泽而渔的方法来维持表面上的国库收入的增加?”
不等众人想明白其中的究竟,我继续道:“再看去年的国库收入,约五千四百三十多亿。相较于景山元年,除去税收方面的因素,国库收入整整少了近两千亿金币。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中山王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居然比之建国之初还要不如,这简直不敢想像!”
“其中的具体原因微臣不想多说,因为在这方面陛下以及诸位大人已经在积极改善。可是那最为关键的一点,并没有展现出来。那就是户部缺乏经营的手段。”
“大家都知道,商人赚钱。一般的商人能够有个百分之二十的回报已经是十分不错了,像那些大型的商会一般来说,全年的纯利润一般都占据原有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而刚刚被抄没的‘马氏商会’更是达到了平均每年百分之七十的增长速度。”
“民间的商人自然无法和我们掌握了国家几乎所有资源的户部的财力相比,而且因为官府本身的优势,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