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我忙着掌控“中山王国”的政局,哪有功夫去想这件事情。可是王行明的叛国投敌,使得我不由地再次生出了这个想法,在聚集大军前往边境线的过程中,我就开始制作“机关炮”
在我的记忆中,这“机关炮”应该是一扣下扳机只要有充足的弹药带,就可以无限制发射子弹,直到枪身本身无法承受射击所产生的高温。另外,我也记得机关炮似乎是通过桶状枪身的旋转来促使子弹的替补。
我当然不可能知道“机关炮”的内部的构造,也不想去知道这里面的机械原理。因为一旦用到“机关炮”那么也就意味着我根本不给敌人攻击的机会,再加上“空元力”的那种隐秘效果,所以我打算采用阵势来替代相关的部件。
子弹带本身的制作很简单,击发装置早在当初已经制作出来了,我所需要做的也就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已。思考了几天时间,我成功地构建了“机关炮”的子弹击发体系。
子弹带通过枪身上的一个插槽进入枪身,并且在插槽本身所具有的风系阵势的恒定动力带动下,以一个固定的速度从左边的插槽进入然后又从右边的插槽输出。
每一个时间间隔,击锤都会准确地击中子弹的底部,然后借助那上面的风、火阵势将子弹击打出去。长长的枪管,足够让子弹的速度上升到一个可怕的高度最终达到五千米左右的可怕射程;枪口所装的风系阵势会将所有的声音消除掉,保证每一颗子弹射出都是悄无声息。
而击锤呢,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否则击锤击发子弹之后再返回,这样耗费的时间相对很长,绝对无法满足子弹的高射速。所以,我根据自己的一些记忆,设计了一个圆形的转盘。这个以高速度转动的转盘上有着十二个击锤,圆盘的转速会使每一个击锤都准确地击中子弹的底部。
当然这是最初的射击。后来我发现自己的这个设计绝对是愚蠢到极点,既然是使用元力作为动力,那么我何必再使用击锤这个装置?我只需要在子弹底部这个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