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造出一百台,一千台。朕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
他没有停下脚步,趁热打铁,立刻颁布了另一项旨意。
“传朕旨意,以工部和格物院为基础,即刻成立‘华朝度量衡与标准总局’!重新定义我华朝的长度、重量、容量标准!一米,当为多少。一斤,当为多少。都要有明确的、唯一的、可复现的定义!”
林萧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铂铱合金米原器和千克原器的设计图。
“此外,还要制定《国家公差与配合标准》第一版。所有皇家工厂生产的零件,都必须严格遵守这套标准。从今天起,工匠的‘手艺’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能否达到图纸上的‘公差’,才是关键!”
这道旨意一出,朝野上下再次震动。
宋清和、李德全这些文官,虽然不懂具体技术,但他们能从标准化这个词里,嗅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秩序感和力量感。
然而,在工匠阶层,这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新的技术带来了效率,但新的“标准”,却挑战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传统和尊严。
京城兵器工坊,一位名叫钱伯的老工匠,是前朝就赫赫有名的神射手和军械大师,一手打造火铳的绝活出神入化。
他看着工部发下来的新式火枪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差标注让他眉头紧锁。
“什么正负零点零一毫米?简直是胡闹!”
钱伯将图纸拍在桌上,对着前来推行新标准的张富安抱怨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