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姜南风顺势打听:“像你一样提前进京的举子多么?”
\n
周维认真思索一会,谨慎回答:“青山书院提前出行的就我一个,不过我这几日在城中游览,书楼、茶馆、酒肆,总有四五桌聚在一块高弹阔落的,听内容约莫也是考生。总数三十人内,应该不算多。”
\n
字字句句都带上明确的数字和对数字推断的理由,很不错的苗子啊。
\n
姜南风认真地多看了周维几眼,记住他的名字。
\n
姜南风顺势考校:“书院挨着大河,近三年来一直没拨款修缮,也不知河堤是否还稳固。“
\n
周维:“不是三年,已经四年零五个月没修过了。大河每年都泛滥,不过主要河段情况一直安稳,周遭豪门富户出钱、贫民出力,修修补补,倒也还能用。不过河堤已经出现许多裂缝,再这么凑合下去,应该熬不过两年了。”
\n
大河确实已经五年没修过了。
\n
周维居然把事情记得清清楚楚,连如何筹钱调人都知道的很清楚,甚至还能根据河堤情况推测大修时间,看来也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闷头读书的。
\n
捡到宝了!
\n
姜南风索性从身上携带的银票中分出一张:“银钱俗气,但能解忧。既然投缘算是我提前给周公子高中凑份子,洛阳花销大,你只管先用着。”
\n
周维果然不是个拘泥的人,看着银票上写的钱数感叹了一句“好多钱”就爽快收下。
\n
又闲谈几句后,姜南风与周维道别,继续去其他人家送水果汤。
\n
临回家,姜南风竟然在看到了本该在书房里读书的易全祥,而且,易全祥不是在书楼、茶馆和酒肆,而是在男倌馆。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