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自己的脸道,“你与我约个白首,咱俩差不太多,便谁也在同归一道上吃不了亏,是不是?白首同归,合该就我俩。”
\n
崔闾翻白眼,现在是讨论白首同归话题的时候么?遇上毕衡这样的,他都对朋友两个字应激了,还白首同归?他以后都不会对除家人以外的任何人,再交付真心,做八拜、寻莫逆、约白首了。
\n
友谊,亡了!
\n
只被这么一打岔,那梗在心头的郁气也就消了一半,崔闾提气,振了振精神,这才道,“你提的那人可能行?”
\n
太上皇这才收了调笑,严肃道,“那是我早年拜的先生,收的唯一学生,这些年一直外放在各地历练,论年岁阅历,今年述职期后,就该往京中调了,你说能不能行?”
\n
能入京官行列,说明此人已经得到了皇帝认可,有能在京中达官勋贵堆里闯一闯的能力了。
\n
崔闾垂眼,最终还是抬了头道,“你若看好他,那就他吧!”
\n
太上皇点头,“回头叫他来江州过一趟,你亲自见见。”
\n
那日回城的马车上,从崔闾开口道出,毕衡处事不行之言后,这其中有关于倾销海盐的细节,更多的往改革盐政等诸多方涉及之事,他都跟太上皇解说了一遍。
\n
聪明人一点就透,太上皇很快便明白了,崔闾此计的长远影响,那是真能一举打破现行盐政,重改盐引规则之举的,奈何叫个眼界短浅,只顾得眼前一亩三分地的人,直接把计划做失败了。
\n
但凡毕衡按计划来,至多年后再半年时间,盐政规则就得因大量的海盐倾销之举而改。
\n
太上皇听完崔闾的环环相扣之计后,脸色不仅黢黑,还有用人不当的懊恼,毕衡看重百姓,在和州治理民生确实有功,可他貌似只顾念着和州一地的百姓了,至于其他州府的百姓有没有廉价盐吃,过的好不好,不是他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