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子都找不到真相了,可他却从未放下过。
\n
因为他闭上眼、做梦都是在宝平镇中抬起头来,浓浓夜色中黑沉沉的高山,以及那唯一的光亮。
\n
通红的火光彻底印在了他的眼底。
\n
正是因为自己品味过,听到徐简这么一说,圣上是真的“感同身受”。
\n
徐莽在世时,很多次都向圣上夸赞过,说他养了一个好孙儿,说阿简年轻、经验不足,但假以时日,这个孩子能扛得住大顺的边关太平。
\n
一般的君臣之间,臣子很少会这么“自吹自擂”自家子弟,但徐莽直来直去惯了,圣上也知他秉性。
\n
再者,圣上也是看着徐简长大的。
\n
早年前,圣上给李邵挑选伴读时也曾属意徐简,被徐莽拒绝了。
\n
用老国公爷的说话,阿简就是个率军打仗的好苗子,做伴读会耽误他习武。
\n
圣上依言允了。
\n
永嘉八年,西凉东进。
\n
安西将军府赵老将军一家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西凉人虽叩开裕门关口,却也暂时无力东进。
\n
徐莽率大军出征,苦战数月收复裕门,退敌千里。
\n
初出茅庐的徐简也用他的战功向圣上证明,祖父的眼光没有错,教养也没有白费。
\n
大军返京,徐简依旧留守裕门。
\n
直到永嘉十年徐莽病故,徐简匆匆处理好祖父的身后事,开口又是“回裕门”去。
\n
因为两军依旧摩擦不断。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