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然,李邵很清楚,他要东山再起,少不了徐简助力。
\n
那就绝不能让徐简折在裕门。
\n
毕竟,父皇听得进去徐简的话。
\n
沉思间,曹公公宣了退朝。
\n
裕门换将不可取,圣上也不会真听底下人叫得欢,柳学士一言压住场子,圣上也就顺势把事情总结了。
\n
前线稳定军心,京中细查定北侯府。
\n
如果真有通李渡之事,严惩不贷,但若是被泼了脏水,也必须换季家清白。
\n
在查明白之前,定北侯府只封府,对家眷要客气,断不能有威逼之事。
\n
同时,也要再查那童公公。
\n
仪仗离开,李邵没有留下来听朝臣们的议论纷纷,寻去了御书房。
\n
圣上换下了朝服,从曹公公手中接过一碗甜羹,几口下肚,才缓过来些精神。
\n
李邵也陪着用了大半碗。
\n
圣上问他:“你怎么看这事?”
\n
“儿臣在早朝时说了,”李邵答道,“儿臣不赞同让徐简挂帅去打什么进攻。”
\n
只答徐简,不提定北侯,圣上道:“理是这个理,但你先前说话尖锐了。依你之见,如何安排定北侯?”
\n
李邵对“尖锐”这一评价并不赞同。
\n
真尖锐的那些,他只腹诽,还没有说出来呢。
\n
真论起来,徐简以前看乐子说的那些话,才叫尖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