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煎茶,点茶,还有你如今最熟悉的泡茶,三者皆有,只看你喜欢哪种。”苏轼放下茶盏,给陆巧琢解释着。
\n
“点茶?”
\n
“不错。”苏轼点头,“点茶也有、碾、筛三步,只不过碾出茶末后,却不是倒进沸水中,而是将其放置于茶盏内,加少许水,用茶筅搅拌,直至糊状。之后注水,同时用茶筅快速搅拌,名为击拂。而后顶部出现形成白色泡沫,称之为咬盏。”
\n
说到这里,苏轼语气中多了几分怀念,“我曾见一人分茶,茶汤静止后,表面幻化出一句诗文,四盏茶恰好组成一首绝句。至于茶百戏,也叫水丹青,你们应该会觉得熟悉,乃是用清水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上作画,花鸟风景,皆可成画。”
\n
“哦。”陆巧琢点了点头,“听起来有点儿像是咖啡拉花。”
\n
“看起来像,但技法却截然不同。”苏轼道。
\n
“那个生成诗句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陆巧琢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完全想象不出来!”
\n
“点茶难,分茶更难,”苏轼感慨,“《清异录·茗荈门》中,有记载一和尚,名为福全,他便可注汤幻茶,成四言绝句,唤作生成盏。当年我所遇到那分茶僧人,据传便是福全的传人。”
\n
“真想见一见啊。”陆巧琢听得悠然神往,“就算不喝,只是看一看也好啊。”
\n
“那恐怕是难了。”程安茉摇头,“苏先生说的点茶法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每一步都有繁杂细致又严格的要求,十分麻烦。而分茶,在注汤的时候便要留意,手稳,眼疾,击拂要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熟练掌握。”
\n
“你们说的分茶,我倒是可以试试。”段珍忽然道。
\n
见几人向着自己看来,段珍笑道,“大唐也有斗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