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的就这些。”
蒋郁东问章启航:“你有补充吗?”
章启航更多的是实战经验,跟程时这种纯技术人员看到的东西可能不一样。
章启航:“这个拉环力度要反复试验,既要避免误触又要避免过难操作。最好双保险防止意外触发或者别的防误操作设计,比如拉环隐藏于凹槽内或采用按压和拉动组合动作。”
厂长:“嗯,这个很有必要。”
其实章启航说的这些已经算是更高一级别的要求了。
程时之所以没提,是觉得先得确保能做出来,才能考虑好用。
现在既然提到了,索性一并说出来。
程时说:“关于这个实用性,我还有几个建议。第一,要考虑材料和药剂的耐受性。特别是引信,要确保失手掉落不会自爆。在恶劣环境下,既不会自爆也不会失效。”
“第二,外形设计要以圆柱形为主,大小要便于握持和投掷。重心居中确保飞行稳定性,握把处设计防滑纹路,确保湿手或戴手套时握持牢固。这个可以参考手榴弹,手雷的设计理念。外壳最好预留编号刻印位置,便于追踪管理,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第三,要研发针对不同场景威力不同的闪/光/弹。如果是在人质解救行动中。要考虑闪/光/弹对人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附带损伤。如果是在反恐作战中,要确保闪/光/弹能够有效地使****暂时丧失行动能力。”
这句话,他说得比较委婉。其实想说的是。如果有无辜的人,那就手下留情。
如果都是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