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正题:“林澈,你的作品,我们都看了,很有想法。”
“谢谢。”林澈平静地说。
“不过,年轻人,你的作品,有些地方,还是不够成熟。”张老开口了,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学究气十足。
“哦?请张老指教。”林澈说。
“比如说,你的《活着》,虽然写得很感人,但格调太低沉了,不够积极向上。”张老慢条斯理地说。
“张老,我不同意您的看法。”林澈直接反驳,“生活本来就是有苦有乐,如果只写光明,不写黑暗,那是不真实的。”
“年轻人,你这是强词夺理。”李老也加入了讨论,“文学作品,应该给人以希望,而不是让人绝望。”
“李老,我写《活着》,不是为了让人绝望,而是为了让人更珍惜生命。”林澈说,“只有直面苦难,才能更好地活着。”
“你……”李老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林澈,你的作品,思想性不够。”王老也开口了,“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深度,不能只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
“王老,您说的思想深度,是指什么呢?”林澈反问。
“当然是指……”王老刚想说,却被林澈打断了。
“王老,我认为,最好的思想,是蕴藏在故事里的。”林澈说,“如果一个故事,不能打动人,那再深刻的思想,又有什么用呢?”
几位“前辈”,轮番上阵,对林澈的作品,进行各种挑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