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一条清河曲曲折折流经这两县之间,此时正值三四月间,两岸风光景致不俗,与其在官道上吃土,倒不如坐船逆流而上,也一样能去到万年县,岂不是好?
两个忠仆本来听小少爷说不打算走官道,还待要阻拦,只是听路宁说了要坐船,知道清河虽然是条极大的河川,但河如其名,且清且缓,河上商旅行人如织,比起官道来虽然绕远了一些,但乘船却比坐马车舒服得多,故此也都不好多言劝阻,只得答应下来。
只是这一主二仆却不想到,这一番易道改辙,居然正撞着清河上发生一桩异事,自此引出一段玄妙曲折的传说来。
话说这路宁到了渡口,命家仆在码头上访查一番,找那老实忠厚,口碑在外的老船家定下了一条船,又购置了些出门在外的行李用具,这才叫船家扬帆起航,顺着清河逆流而上,往万年县航去。
自此数日之内,路宁每日在船上观景钓鱼、读书写字、饮酒放歌,颇得其乐,也不惹事,也不生非,更没有挑挑拣拣的毛病,让那见多了富家子弟跋扈不堪的船家一阵好夸。
这一日船行至了一处河湾,船家见天色已晚,便自将船停住。
这却是路宁的吩咐,原本两县之间走船,若赶得紧只消两三日的功夫便可抵达,但他本就为了散心而来,故此却将这时日宽限了十倍,说是逢景致便停,遇风雨也停,日上三竿方走,天未见晚即止,让船家找个适合地方停船,也不要靠岸,就在河心停住休息一晚,免得生事。
要知道此行船资乃是按日结算,每多耗一天,便多一天的花销,船家自是乐得如此,路宁也落个安生,又能趁夜读书,有时兴起,还让船家拿些黄酒到船头就着河景月色小酌一番,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今日又逢船停河心,路宁便在舱中读一本前人的逸事笔记,直瞧得如痴如醉,直至二更时分方才放下书卷,舒展了下筋骨,只觉得腹中雷鸣阵阵,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