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泽国。
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断木碎石冲垮堤岸,转眼间便吞没了沿岸数十个村落,低洼处的百姓尚在睡梦中,就被汹涌的洪水连人带屋卷走,侥幸逃上高地的灾民眼睁睁看着田里的庄稼,圈里的牲口全泡在了黄汤里。
官道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挑担的,推车的,背着老人的,抱着孩子的,个个面色灰败。
有人走着走着就栽倒在泥浆里,再也没能爬起来。
饿极了的灾民开始刨树皮挖草根,更有胆大的冒险返回被淹的村里,从泡胀的房梁上扯下布袋里泡到发霉的粮食当口粮。
更糟的是下游淮安府也开始漫堤,逃过第一波洪水的灾民不得不继续往南迁徙,官道两旁的野菜早已被薅了个干净,还能入口的树皮也一点点被剥得精光。
消息传入京城时,时任河道总督的潘季驯已经开始了救灾,可他也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能量,物资,正向朝廷连连求援。
他本就在主持大规模的治河工程,提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策略,通过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来治理黄河,只是还没来得及实施,黄河已经给了中原大地重重的一击。
黄河泛滥导致苏北鲁南等地农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饥荒频发,对赋税和民生造成极大压力,治河,也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的朝廷重要的政务之一。
但治河需要的钱粮不知凡几,于是总有人心怀侥幸,反正,被淹的并不是他们。
内阁值房,张居正召来户部工部之人,将去年核验的河工账册与太仓出纳黄册摊在桌子上,一把把算盘就在灯火下连夜打了起来。
兵部连夜发出八百里加急,驿卒背负令旗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