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吕调阳,张四维遣管家送年帖,冯保还派心腹太监送来一匣宫制酥糖,一看便是太后的意思,也不知道是想拿糖糊住谁的嘴,张居正一一回礼,还有王窈娘家的年礼,亲人同僚的年礼,戚继光从辽东那边搜罗到一些好参,和其他一些特产一起给张居正送了过来。
年后的朝廷还沉浸在年前那一份天大的功劳里,一个个儿就是不喜殷灵毓这个国师的也是努力抓紧着东风,摩拳擦掌捞业绩,殷灵毓毫不犹豫直接连击。
一个水泥,一个新式纺织机。
这下好了,官员暂且不论,经商的那群人恨不得把殷灵毓捧起来。
当然,这绝非因信仰或敬重,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
明代商人最头疼的就是道路泥泞,漕运淤塞,导致货物运输效率低下,他们就得因为损耗,因为无法早日送达而损失白花花的银子。
水泥能快速修路,筑堤,加固码头,能大幅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损耗,还能修房子,有那商人听说了这种好东西,一天跑了十几趟认识的大人们,宁可自掏腰包,也想赶紧用上,最终得知水泥只掌握在朝廷手里,才消停下来。
而在明代,江南纺织业已是经济支柱之一,传统织机效率低下,国师拿出的新式纺织机能提高纺纱织布速度,直接意味着利润的翻倍。
在利益的引诱下,这些人开始整齐划一开始变成了朝廷和官府的乖宝宝,积极行善,约束家人,生怕惹怒了朝廷,拿不到这些东西,便宜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毕竟这些都在朝廷手里。
张居正第一次体验到了相对顺利的土地清查。
明代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