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为了加强对安西路的控制,又在安西府留下二万驻军,在宣化府留下一万驻军,使大宋在安西路的驻军的兵力达到了九万人。同时又收编了三万原西夏的降兵,做为安西路的地方军队。
\n
而现在西夏的战事结束,派往利州语指挥调度西夏战事的尚书右朴射赵汝愚也调回建康,仍然在中书省任职。
\n
至此,整个西夏的战事才算彻底结束,党项李氏在西夏一百四十五年的统治也永远成为了历史,黄河上游的地区也又重新回到汉族王朝的手中。而且这一次战争中大宋的收获也十分丰厚,不仅扩地近数千里,而且得到了产马的河套地区,每年可以获得优质马匹二至三万匹。假以时日,不必再为缺少战马愁了。
\n
另外大宋从西夏直接收缴的战马就达到三万七千余匹。这些战马在安西地区留下一万匹,四川、荆湖、江淮地区各分到五千匹,剩佘的一万二千多匹战马都全拔入三衙禁军。要知道大宋目前的骑军只能保持右七万左右,这一下也使宋军的骑军人数一下子猛增到十万以上,战斗力也将大大提升。
\n
处理完这些事情,接下来就封赏这次在平夏战争以及平叛战争中的立功人员,杨炎是这次平夏的总指挥,大宋收取西夏之地,他自然是居功至,因此爵位由武昌县开国公升为武昌郡开国公。并正式出任枢密副使的位置。
\n
如果是在赵忱继位之初,这样的任命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但这一回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一来是因为这一次杨炎所立的功劳太大,不仅收国取地,开疆扩土,而且在途中还回朝救驾,任何一件都是直得重赏的大功,如果再度闲置,也实在是说不过去了。而在另一方面,尽管赵忱还不算是独断强势的皇帝,但他自从继位以来,对內勤修制治,变法革新以颇有成效,对外用兵连战连胜,以经连收大理、西夏两国,扩地万余里,皇威日重,群臣也不敢再因为他年轻,而轻视的态度。就连几位老资格的大臣也不敢轻易的反对赵忱的决议。
\n
除了有几个脑袋一跟筋的官员上书反对之外,绝大部份官员包括所有的执政大臣,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此这道任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