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送走了金国使臣之后沒有三天,大宋朝廷又收到了蒙古的国书,原来蒙古派遣耶律楚材和札八儿火者为正副使臣,出使大宋,商谈两国共同对付金国的事宜。[
\n
赵忱接到蒙古的国书之后,也觉得有些好笑,想不到金囯的使者刚走,蒙古的使者又到了,这简直就是前后脚。同时也更加意识到,现在的天下大势,确实是宋金蒙三方鼎立,缺一不可。因此赵忱立刻在睿思殿招集执政大臣们商议,蒙古使臣突然来到建康是为什么。
\n
因为杨炎是大宋官员中对蒙古情况最熟悉的,而且在蒙古的国书中也提到对付金国的事宜,也属于军事的范筹内,因此杨炎也得以参加这次讨论。
\n
众大臣一致认为,这一次蒙古三路大军伐金失败之后,也明白仅靠蒙古一方之力,不足以与金国相抗衡,因此才派来使者,希望能够与大宋达成共同对付金国的协议。或者是想从大宋这里获得一些援助。不妨先接侍蒙古的使者,看看他们要说些什么。
\n
尽管目前大宋以经有了接受金国以银钱赎回失地的初步意向,但一来两国还并没有签定正式的协议,二来过去金国背盟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谁知道这一次是不是金国又下的一个套。因此在没有真正履行协议之前,也不能完全相信金国。而在这个时候,宋蒙之间依然要保持着联盟的状态,以防不测。
\n
于是赵忱立刻下旨,着鸿胪寺仍然按以前的规格,接待蒙古使者。
\n
但这时杨炎却道:“各位大人,你们注意到没有,这次蒙古派来使团,有两点和以前不太一样的地方。下官觉得不能忽视。”
\n
赵忱道:“杨卿,你到是说说看,有什么地方与以前不同?”
\n
杨炎道:“回禀陛下,先是使臣的人选,此前蒙古都是以札八儿火者为使,但现在却换成了耶律楚材,札八儿火者只担任副使。这个耶律楚材是何许人,以前从未听说过其人。”
\n
其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