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因此杨炎上本,建议朝廷立刻就开始进行北伐,不用等到开年之后再出兵的建议,也得中书省的一致通过。赵忱当殿下旨,命令甴杨炎全面付责主持北伐的用兵事宜。
\n
当然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可能只是枢密院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了。整个大宋的官僚系统也全部开始行动起来。
\n
不过打仗就是要花钱,因此赵忱先下旨,将国库和内库中的钱全部拿出来,一共凑齐了九百多万贯钱,一部份作为前期宋军有功将士的奖励封赏,一部份也作为北伐的第一批费用。然后又下旨,立刻开始在全国的范围内重新征收总经制钱,并且下令,在年前必须收齐一千万贯钱,而这一笔钱除去填补国库中必须保留的一部份备用资金以外,全部用于支付北伐的费用。
\n
重新征收总经制钱的法令传下之后,并没有在人们想像中的那样受到强烈的抵制。原因到是颇为讽刺,并非是因为大宋的老百姓都支持朝廷进行北伐,收复失地。而是早以经习惯了朝廷另设名目,增设稅赋。尽管大宋历代都在努力争取减少税收种类,但结果却恰恰相反,是越减越累,也只有在赵忱实行了亩税法之后,各种明名的杂税才得到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清除。但也不是只有四五年的时间。因此朝廷重新征收总经制钱,在百姓看来,实在是太正常了。
\n
另外朝廷是否进行北伐,收不收复失地,对老百姓来说,根本并不重要,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活能不能继续下去。不过也是拜赵忱继位以来,一直推行减赋轻税,休养生息的政策所赐,百姓这七八年来负担要减轻了许多,只要是肯下苦功夫勤劳耕做的人家,不出大意外,都能够或多或少有些积蓄,也能够支付得起朝廷的增税,不会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n
因此除去个别地区之外,大宋全境的大多数地区的总经制钱征收工作都进行的比较顺利,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虽然钱财还没有运送到建康,从各地的反馈信息来看,年內收齐一千万贯的目标完全可能实现。\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