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同样屠过城的刘邦心慌慌。
这天幕什么事都往外说,真的是一点都不偏向谁啊。
顶着百官偷摸打量眼神的曹操:“……哼!”
他面上坦然的很,心底还是有点心虚。他当年屠城也不过是在气头上的一念之差,这后世怎么就说的他很残暴似的?他后来也后悔了啊,有负于百姓,被众多名士当面数落,知道错了。
祢衡、孔融、边让、张松……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啊。
公台更是离他而去,死都不回来。
荀彧忆起过往,依然对此事十分的不满。屠城,是曹公最令人垢病的点,失尽民心,以致于徐州血流成河,瘟疫流行。
兖州出现反叛之人亦是情理之中。
只是后世口中那三国演义……哎,大汉天下,终究还是崩裂了。
【诸葛亮幼年丧父,跟着叔父生活。少年时,叔父官职调动,于是诸葛亮跟随叔父来到了荆州,在荊州安家。荆州刺史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论起来,诸葛亮属于荊州士族集团。】
【诸葛亮到荊州没两年,叔父就去世了,只好一边读书一边种田,自比管仲、乐毅,喜欢唱《梁父吟》。
管仲、乐毅是什么人呢?
管仲善于处理内政,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被尊称为“仲父”。乐毅攻占齐国七十余城,有超凡的军事能力。】
刘邦:诸葛亮敢这样自比,倒是挺有自信,想必未发达时有不少人嘲笑吧?
既精于内政,又擅长领军作战,可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