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血脉相连的那种感情是天生的,除非亲生父母对子女做出非人的恶行,即便没有养过,父母子女之间也是有着天然的亲情的。
【古代需要“丁忧”,做子女的不管做了多大的官,在父亲或者是母亲死后都要离职替父母守孝。
范仲淹苦学数年,终于得中进士,为官时刚正不阿,为民谋福,修筑海堤,保住了不少良田,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官至大理寺丞(北宋初年为虚职),后掌粮料院。
这个时候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官职没了。
虽然官职没了,但是功名还在,守孝结束就能继续当官。但是在宋朝想官复原职是不可能了,只能等待新的任命。
范仲淹因母丧离职,恰逢晏殊被贬应天府知府。晏殊听闻范仲淹当官时的贤名,就请他来担任应天书院教席,就是老师。】
天幕上出现了范公堤。
【有传言范仲淹是晏殊的老师,大概谣言就是出自这里。
晏殊是请范仲淹来当书院的老师,不是请范仲淹来当自己的老师。虽然晏殊比范仲淹小两岁,但是按资历,晏殊能当范仲淹的老师。
晏殊是神童,宋真宗赵恒景德二年,也就是公元1005年的进士。范仲淹是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八年,也就是公元1015年的进士。
晏殊比范仲淹早了十年进入官场,和范仲淹同样是科班出身,正儿八经考上的进士。】
天幕上出现了晏殊的诗文作品,比起范仲淹的作品也毫不逊色。
宋仁宗赵祯看到被贬就反应过激,想着晏殊是太后刘娥给贬离中枢的,跟他没什么关系。好吧,也是太后在贬了晏殊之后又把人给召回来当副宰相。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