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他只是一个写小说的,又不是军事家,要他设计那些计谋不是难为他吗?只能是张冠李戴一下,将其他人的计谋套用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或者是找找灵感。
观众们心疼那就对了,谁不心疼诸葛丞相呢?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不肯出兵应战,不说蜀汉的人如何想,在曹魏的内部就已经出现了不合,都讥笑司马懿胆小如鼠,不敢应战。
但是不听从命令与蜀汉交战的曹魏军队都落败了啊,可见司马懿是对的。
也亏得司马懿是生在三国时期,面对的君主是魏明帝曹叡。若是换成唐玄宗隆基,恐怕不是身死的下场就是被皇帝逼迫哭着出兵迎战。】
唐玄宗李隆基:“!!!”万万没想到,看得好好的,天幕踢了他一脚。
其他朝代的皇帝心里舒坦了,不能总是他们受到伤害,天幕是无差别攻击啊,对所有的败家皇帝都不留情面,时不时地就拉出来遛遛,批评一番。
【诸葛亮这次北伐虽然用了木牛运粮,但仍然面临着粮草危机,司马懿又拒不应战,最后只能是撤军。正好这个时候刘禅也发来了旨意,让诸葛亮撤军,诸葛亮顺势就撤军了。
或许正是因为刘禅发了这么一道撤军的旨意,就被后世之人抓住了把柄。
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强行命令快要取得飞跃性的胜利的岳父撤军,是十足的昏君。可是刘禅不同啊,前线并不是一路凯歌,快要打到长安就要北伐成功了,而是正在与魏军毫无意义地焦灼着,再加上缺粮,撤军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刘禅那么听诸葛亮的话,这道撤军的旨意,也许正和诸葛亮的意。】
汉昭烈帝刘备点头,表示赞同。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