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秦瑶另有绝招:“杂志每一页页码下面,留两三行行字的空间,单数页底下登载幽默笑话,双数页底下登载笔友交流信息。”
张峰疑惑道:“笔友交流?”
“对啊,你不觉得这时候找笔友太难了?很多人想要跟陌生的笔友打交道,只能在邮局墙上粘贴自己的地址信息,还不安全……我们杂志就提供一个平台,笔友交流平台,大家可以留下地址,以及自己的交友宣言,来方便大家交笔友。”
无论是什么年代的人,都渴望和陌生的人聊天交流,认识新鲜的人,了解新鲜的事,跟以后网络媒体发达的年代不一样,不像是有微博、企鹅……以及各类交友软件app,大家已经习惯了跟陌生网友插科打诨,网友见面面基以及同城线上找搭子更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而六七十年代想要交陌生的笔友,就要靠巧合和意外,很多人主动在邮局贴上自己的信息,以供某天有人巧合给自己寄信……这种纯属缘分,其他的则是朋友介绍,或者是寄错信。
在邮政局贴自己的信息并不保险,每隔一段时间,邮局的人就会撕下这些交笔友信息,也有很多人贴在火车站一类的地方,大家交朋友的心是热切的。
秦瑶提出的在杂志底下刊登交友信息,也是八十年代伴随着期刊杂志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办法,她现在是抢先吃第一只螃蟹的人。
这种方式在以后遍地开花,而现在还很新鲜,什么交友宣言啊,留下详细的联系方式啊,包括到了零几年,也十分流行,杂志和漫画书底下都是各种交友信息,有留下真实地址的,也有留电子邮箱的。
等到以后社交软件发达后,现实寄信交笔友彻底消失了,全都变成了线上聊天。
“交友宣言?这个新鲜,确实,如果有这个,的确会有很多人愿意购买我们的杂志。”
一份杂志就算是八毛钱,大部分青年学生都能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