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所以,也仅仅是一些言语上的慰藉和开解。
现在想来,李昭钰留下,大概也是为了给自己多一点信心和安慰。毕竟那个时候,他确实称得上是举步维艰。
*
云殷看完了这几封书信。
说没有被影响是假的。
他十四岁去边关,数经生死。十多年来,在京城和边关辗转,所为的不过是当年和李昭钰他们一起描绘的,所谓“盛世太平”的念想。
时过境迁,那些往事和豪情都埋在尘土之中。
燕朝在无可避免地走向末年。哪怕他和李昭漪尽力挽救,或许也不过是回光返照。
十年后,百年后。
朝代更迭,历史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
想到这他就觉得讽刺。
一些人的错,却要另一些无辜的人承担。
若是当年睿德帝没有那么昏庸,对李昭钰没有那么猜疑,那么后来,燕朝或许也不会到如今这样积重难返的地步,李昭钰的结果也不会那么惨烈。只是年少之时,谁也没有堪破朝局的能力。
等到心灰意冷,却已无力回天。
他心绪翻涌,只是过了许久,才突然发现,李昭漪也一直没有说话。
他蓦然回过神,道:“陛下?”
李昭漪这才抬起头,他说:“你,你看完了吗?”
“嗯。”云殷道。
他顿了顿,道,“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