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这才是科学发展正常的轨迹。
当时系统其实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给了无数次试错的机会和巨大的时间优势,以前将所有的试错放在系统里,现在没有系统的帮助,所有的试错放在现实里经历,虽然电脑可以分担一部分试错,模型可以减少走弯路,但是即使最成熟的模拟模型也与现实有差距,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替代,模型只是对实体的简化模拟。
没有系统,杨平没有放弃,继续进行研究,他将K因子植入到病毒的另一端,可是这次又出现了高烧,这种反应甚至比第一次更加剧烈。
高烧期间思思出现心跳骤停,但是及时抢救过来,不过抢救过来后只能用ECMO支持生命,无法脱机。
但是第三次又发现了被病毒感染的肿瘤细胞和处于凋亡过程中的细胞,从三次的试错中,杨平发现,如要有效果,K因子就植入两端,但是必然引起剧烈的免疫对抗,如果要避免剧烈的免疫对抗,K因子就放在中间,但是这样K病毒就失去了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这是一对矛盾。
杨平决定将K因子在两端不同的位置尝试一圈,但是思思现在还没有脱离ECMO,显然她无法再继续参与实验。
“要不要招募一些志愿者进行实验?”宋子墨提醒杨平。
杨平摇摇头:“我也想过,现在用在思思身上,我们是没办法的办法,是迫不得已的行为,如果招募志愿者就不一样了,这是违法违背科研伦理原则,实验成功还好,实验失败我们将会陷入巨大的困境。”
其实杨平心里清楚,自己的方向没有错,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在效果与安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究竟那个构型是有效的,又是最安全的。
看着躺在独立病区的思思,靠着ECMO支持生命,杨平心里很是内疚,不过他知道内疚没有用,只有想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