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血液和体液几秒钟就死亡,不能在体外环境,包括空气中存活。
这样起码让杨平放心很多,如果没有传染性,那么起码不会对别人造成危险,有危险也在自己身上。
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从杨平体内取出来的病毒放到体外去培养,到第二代病毒就出现K因子的脱落,也就是它们会变成普通的病毒,不具备K病毒的功能。
张志伟教授认为,杨平体内的K病毒现在已经变异,它已经成为独立的品种,这个品种只能在杨平体内长期存活。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张志伟教授决定使用试验猴来进行一些试验,他将从杨平体内抽取带有病毒的血液直接注入猴子体内,这些病毒在猴子体内神奇地失去复制能力,慢慢地被免疫系统杀死。
这些病毒居然只有在杨平体内存活,难道它们与杨平的免疫系统达成了某种默契,这是实验生出来的枝节,不仅杨平自己有兴趣,连张志伟教授也有兴趣。
张志伟教授为了验证这个意外是否具备可复制性,他用猴子做实验,无一例外,这些病毒在猴子体内没有任何反应,全部死亡,就算是没有敲掉复制基因的也是一样。
看来杨平直接进入临床实验是对的,因为猴子的免疫系统与人体免疫系统完全不一样,尤其在进化的过程中,人体接触的病毒与猴子在丛林里接触到的病毒完全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人类与猴子在面对一些新病毒的时候,反应完全不同。
杨平体内的病毒很可能是一次极低概率的变异引起的,如果是变异,那么想要复制这种低概率事件是不可能的。
张志伟教授也对杨平体内的病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历史上很多重大科研就是在意外事件中产生的,比如青霉素的产生就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