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领域还很大,这激起了杨平极大的好奇心。
K因子本来是杨平意外发现,属于无心插柳的结果,当时对思思肿瘤细胞体外培育的培养液成分做分析,结果发现一些母液没有的蛋白质分子,这个蛋白质大分子就是K因子,后来居然很多肿瘤细胞自动死亡,经过分析发现,就是这种K因子启动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这种发现正符合“五步之内必有解药”的传统智慧。
杨平决定将K因子的发现过程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为什么肿瘤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K因子,如果能够破解其中的奥秘,以后又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
将K因子嵌入NK细胞之中,这属于基因工程的工作,所以杨平将他又交给南都医大的遗传学实验室来做,他们拥有很高的基因重组技术,杨平的这些课题将整个南都医大的实验室都带动起来,直接带入世界顶级学术水平。
K因子的结构非常特殊,从对它的基因序列分析来看,它是一个组合体,里面有抗原受体结构、细胞因子结构、适合做细胞装甲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抗原受体负责识别肿瘤细胞,而特殊的细胞因子负责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它含有类似穿孔素和颗粒酶的分子,但是作用效果时是穿孔素和颗粒酶的很多倍,所以它既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又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杨平在想,是不是在培养肿瘤细胞的时候,标本里面混入了免疫细胞和各种免疫因子,它们在特殊的培育环境中发生了某种组合,形成了现在的k因子。
如果这样,杨平又形成一条新的思路,能不能把K因子拆分?抗原受体部分作为抗原嵌入的NK细胞表面,负责识别肿瘤细胞,它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因子嵌入颗粒酶和穿孔素中,让它可以释放并且进入肿瘤细胞,有细胞装甲因子效果的蛋白质分子也嵌在细胞表面。”
杨平觉得这样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