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就非常重要,可以说未来国家的命运,就很有可能在这里出现转折。
接班人挑的好,大宋国运昌盛,一路高歌。接班人没挑好,那就是急转直下,前途未卜。
只是这件事终究要赵骏一肩挑,范仲淹今年都63岁了,他也确实没什么办法。
“改革的事情,咱们这段时间就先一步步商讨,拿出个办法来,争取今年下半年,先进行第一期的试点和措施。”
赵骏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
范仲淹放下茶杯纳闷。
赵骏目光看向窗外,那是西北的方向,淡淡地道:“西域,该拿回来了。”
第454章 借口有了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眼下其实不是拿回西域最好的时机。
这与其它条件无关,纯粹就是越晚拿回来,花费的成本、国力就越少,得到的就越多。
毕竟即便不拿回来,在灭亡了西夏之后,没有了西夏拦截西域商人,大宋与西域之间的丝绸之路贸易,依旧非常通畅。
早早地拿回来,不仅需要承担更高的军费成本,还需要承担更贵的治理成本,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像灭辽一样。
即使早期有手榴弹、火炮也完全可以不用急着灭亡辽国,通过军备竞赛,把辽国国力拖垮,再轻松灭掉最为合适。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
西域的问题就是太远了,高昌距离汴梁三千公里,距离长安两千多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