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将都没有。
范仲淹就算了,他虽然在宋夏战争和宋辽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作为宰相,自然不能够参与评选。
而张亢作为在宋夏战争、宋辽战争屡立战功,多次率领部队打赢关键性战役,并且已经升为枢密院使的重要人物,居然只是少将。
狄青也一样,作为先灭越李朝,随后又灭西夏、高昌、黑汗等国的主将,如今的枢密副使,同样也是少将。
虽说狄青早年间主要是在范仲淹和张亢手下担任将领。
但后来随着西夏跟辽国被打残,范仲淹与张亢二人地位太高,再灭国就封无可封,就把功劳给让了出去。
其中包括狄青、葛怀敏、任福、刘平、赵振、高继宣、石元孙、许怀德等大批高级将领在内,都在这些战事当中立下汗马功劳。
而且上述这些除了狄青是从底层军伍爬上来的以外,其余本身就是大宋高级将领,历史上为宋夏战争当中各路兵马总管、副总管之类的一众大员。
能在这样的一票高级将领当中脱颖而出,本身就代表了狄青的能力。甚至论起军功,他已经超过张亢,不逊色于范仲淹。
结果还只是少将,把赵骏都给看乐了。
不过赵骏也知道兵部和枢密院那帮人是什么情况。
富弼升宰相后,兵部尚书由高若讷接任,枢密院里除了狄青,包括张亢这个枢密使在内,全都是进士出身。
所以这不一定是文官集团在反抗政制院的命令,而很有可能他们认为就该这么安排。
哪怕隐隐猜到政制院是在想改变目前武将地位尴尬的困局,但他们依旧选择了这么做。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