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了下来。”
“可若如此的话,那为何南陈那一枚玉玺在正史当中脉络如此清晰?在诸多国家之间流转,代代相传,没有一次遗失或者损毁?”
文彦博提出异议。
赵骏说道:“还记得北魏那一枚是在哪寻到的吗?”
“邺城?”
“不错,《晋阳秋》记载,在冉魏之前,那枚玺都还算正常,但被东晋骗走之后,这玺的刻字就变成了“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赵骏环顾四周说道:“并且当时东晋许多朝臣也认为此玺是假,因为刻字与真正的“秦传国玉玺”不符。所以推测,“秦传国玺”可能已经遗失,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吗?”
“我明白了。”
曾公亮恍然大悟道:“冉魏遭受前燕慕容氏围攻邺城,就只好向东晋求救,东晋想从冉魏那里骗走玉玺,但冉魏还没傻到在东晋援军到来之前把真玉玺交出去,于是弄了个假的。结果东晋没有派兵驰援,冉魏又有灭国的危险,于是将真玉玺藏在了邺城庙泥塑当中,直到冉魏灭亡,前燕取而代之,后来前秦灭前燕,后秦与后燕又联合灭前秦,北魏破后燕,邺城归于北魏,才被北魏从庙中得到真玉玺。”
“嗯,只有这一个可能了。”
“要是这么考虑的话,那这枚玉玺的来路脉络就很清晰了。”
“如此原本北魏的那一枚其实就应该是东晋的那一枚,史官不知道它是假货,于是著史时把它记载从冉魏落到东晋,最后在南朝流转,却不知道真玉玺一直在邺城。”
众人顿时明悟过来。
要是这样的话,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南朝流转的玉玺在史料当中那么详细,但最后上面的刻字却与记载的完全不一样了。原来在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