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东拼西凑,满打满算也只得一百两。
虽说寻常百姓家嫁女儿,一百两已经算得上非常丰厚了。
可偏偏顾父是个举人,顾家又有晋国公府这门姻亲,这门亲事杨家本就是高攀。一百两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好在乔清荷后来叫人给杨宏兰添了妆,嫁妆也算是勉强看得过去。
事情也便这样定了下来。
可偏偏,有那想将娘家侄女嫁给顾源的顾家族亲,因为杨家横插一脚,没能将娘家侄女嫁过来。
于是暗中使绊子,一边嘲讽杨家是奴才出身,一边又嘲讽杨家女的嫁妆寒酸。
还说杨家女都是十七岁的老姑娘了,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高攀了顾家前途无量的好儿郎,还不知道多陪嫁些田地。
这是知道了杨家在京郊有五十亩地,所以打上了那些地的主意呢。
说到底,那些地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若是杨家将地陪嫁给孙女,说不定会惹恼乔清荷这个原本的主家。
而没了原主家的看顾,杨家在顾家眼里啥也不是。
即便没能因此挑拨杨家和乔清荷的关系,也能让顾家多得些嫁妆。总之,对顾家而言都是好事。
杨家其他人对于顾家族亲的挑拨,都是听之任之的,偏偏杨安的儿媳妇、杨宏兰的亲娘廖氏听进了心里。
在哭求杨家二老陪嫁田地不成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