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在开始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基础。我们通用的《源质初解》上说,吸收源质,讲究的是‘引’与‘纳’。”
“‘引’,即以精神力为引,撬动稳定的源质结构将其捕捉。”
“‘纳’,即以身体为容器,接纳并转化被引出的源质。”
“这个过程,像什么呢?就像用一根吸管去喝一杯装满珍珠的奶茶。吸管的粗细,决定了你一次能吸上来多少;你嘴巴的吸力,决定了你吸的速度。”
这个比喻通俗易懂,台下不少学生都露出了……
不屑的表情。
没有啥新意。
这些东西,大家都懂。
苏祈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是,这个比喻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源晶不是奶茶,它是有‘性格’的。我们也不是简单的容器,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能量场。”
“所以,想要最大效率吸收,关键不在于用多大的力气去‘吸’。”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一些浅见,我称之为‘源流构筑法’。”
“所谓源流构筑,是指在捕捉源质过程中,理解源质是如何流动的,如何通过特定的节点,形成稳定且高效的能量通道……”
当然……
这是苏祈现编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