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过程中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如果在一件器型是东周的铜器上,出现了战国时期的纹饰,那这件东西肯定就不对了。
影子的提醒,和我现在做的,就是在这一百多件青铜器中,检索出与时代特种不符的低档仿品。经过我的二次筛选,最终把符合规制,几可乱真的铜器压缩到了二十九件。
“我的天哪!如果这二十九件青铜器是张云彪参照实物一比一仿造的,那他手里的赃物可足够判他二十年的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后脖颈子发凉。
“牧烽兄弟!你能一眼看出来我这儿高仿的铜器有三十件,眼力可不是一年半载能练出来的呀!佩服!佩服!”
焦山谋打着哈哈走过来,死盯着我的眼睛看。这时候,我刚好把影子“赶走”,缓过神来。
“二爷!过讲了!我踏入古玩行也有小十年了,专攻玉器和金石类的鉴古。这方面可能会有点儿长进,让二爷见笑了。”
我说的可是违心话。在鉴古这个行当里,我最擅长的是书画,瓷器和漆木器次之,最拿不起来的就是这青铜器。
主要是因为《魅影录》中唯独缺少了金石、玉器鉴定的篇章,再加上东北在鉴古藏古方面又是个基本没有青铜器的地区,所以,这青铜器鉴定也就成了我的短板。虽然后期我通过去博物馆参观历朝历代的青铜器,但毕竟是隔着玻璃展柜,不能上手感受,这样练出来的眼力显然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我的眼睛重又回到地上的那些青铜器上,仔细记住了那二十九件东西的位置。
“小兄弟!你看得怎么样了?”
张云彪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