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你爷爷一身的本领没有传给你,可能他也不知道你的天赋这么高吧。这对‘雅学’一门来说,是个损失啊!”
金德平不无惋惜地说道。
“呵呵!我可不行,也就是靠着小聪明低进高出地赚点儿钱。不过,这几天我发现羽珊在青铜器鉴赏方面很有见地,我还想多向她请教呢。”
“呵呵!这方面那丫头还真有点儿功夫的,我们家传的手艺就是金石鉴定。就算她不学,整天得跟着我熏也熏会了。”
金德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孙女还是很爱护的。
两个人用眼神又交流了一下,然后,金德平从包里拿出了一张纸,递到了我面前。
当我眼睛扫过去,只看了一眼,我的手就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因为这张纸上不是书写的文字,也不是图画,而是用我认识的那种特殊符号手写成的。只不过,只是我看到的不是原件,而是影印件。只看出来,原件所用的纸张很老旧,颜色发青灰色,表面较为粗糙,可以看到明显的纤维状杂质。
这是民国时期的机制土纸,是抗日战争时期进口洋纸供应受限,各地的造纸作坊就采用半手工、半机制的方式生产一种有鲜明特点的纸张。这也是鉴定民国、解放初期的一些书籍、书画的一项技术指标。
“金德平是不是又在试探我?”
一边看着那张纸上的符号,我的心里一边嘀咕着。
“这张纸的原件应该是民国到解放前这段时间的。上面这些符号嘛,像汉字,但我又不认识。不过,从书写人的笔记看,记录这篇‘文字’的人,应该是从事金石雕刻,或者是干木匠活儿的人。笔力很硬朗,笔画间基本没有柔性的转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