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就以这只香炉来说吧,我看到第一眼就从器型上判断出,这是清中期嘉庆道光左右的东西。从体量上判断,就是二十八九斤的样子。
越老的铜器,铸造用铜的杂质就越多,在铸造的时候也就越容易出现气孔,这就导致了铸造出来的铜器密度没有看上去那么致密。所以,重量也就没有看上去那么重。
这都是经验,罗骆这个外行看不出来也正常。
“哎呦!兄弟!你这眼睛也太毒了。我昨天搬上楼,我们两口子好奇这炉子有多重,上称量了一下,正好二十八斤半。当时我还说,就是卖废铜也能卖几个钱啊!”
刘玉珍笑呵呵地说道。
“大姐!幸亏你没当废铜卖了,这件东西虽然不算什么奇珍异宝,但也不是便宜的东西。”
金羽珊一边围着炉子看,一边说着。
“是啊!你说能值多少钱?”
话是对着金羽珊说的,可刘玉珍的眼睛却是看着我。看得出来,她还是对我的报价比较相信。
“具体多少钱需要看买主的心里价位,但我个人认为十到十五万是有的。”
金羽珊看着刘玉珍,表情认真地说道。
别说,这丫头定的价儿还行,没差太多。毕竟她不总在古玩行儿里跑。
这只平口鬲式香炉属于厚唇沿器,炉壁厚实,器型挺拔,三足沉稳,颈部装饰着两道弦纹。虽然表面落了一些陈年的灰尘,但还是能看出枣红色的皮壳和蟹壳青色带状相间。金色的斑点参渗在蟹壳青色之间,如金栗入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