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人对立。今日离别之际,孝廉有一份薄礼送上。大人路过江宁之时,可去见一见张勋。同盟会不日将会有大动作。”
说完,拱手行礼而去。留下身后,举棋不定的朱家宝在那里独自斟酌。
平行历史上,清末时期南京是南洋大臣和两江总督的驻节之地,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因此满清政府对南京的安全格外的重视,光是张勋率领的江防巡营就有近万人,再加上新军第九镇五千多余人,兵力雄厚。辛亥革命发生后同盟会派出柏文蔚等人前去南京负责策反之前就已经被渗透的新军第九镇。但是几乎是在同时两江总督张人俊和统帅江防训营的张勋,立马问到了气味。10月30日,张人俊开始下令收缴新军的子弹,为了以防万一就连海防炮台上的炮闩也全部被拆除。随后将新军驻地迁移到南京聚宝门南六十华里抹陵镇。要说这个张人俊也是一个蠢材,之后的一些作为彻底的把第九镇推到了同盟会的怀里。
随后没有多久,张人俊又进一步命令将江防训营将炮口和机枪准星对准了新军驻地,以防新军突然发难。这一举动彻彻底底激怒了第九镇全体官兵,再加上同盟会那帮嘴炮的忽悠,老好人徐树铮当即拍马把起义时间定在了11月8日。正当同盟会的一帮嘴炮为了南京光复后权力分配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猪一样的队友出现了,11月7日,南京城内部分被同盟会煽动的狱警和监狱中的政治犯率先发动起义,因为事发仓促准备不足,再加上人数过少,还能快就被张勋镇压。城内的起义部队几乎全军覆没,8日一早不知道城内内应已经全军覆没的第九镇,兴冲冲的派出的一支骑兵部队按照原计划作为先遣队,准备在城中内应的接应下拿下城门。结果被严阵以待的雨花台守军重炮击溃,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半,第九镇伤亡惨重终于溃败而去。
比起武昌起义时,手头几乎只有一个工程营,南京抹陵阵起义阵容可谓是庞大。第九镇五千余人,有四千多人倾向于起义,如果计划的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至于张勋所部的战斗力,看看11月中旬江浙联军会会攻南京。面和心不合的江浙联军一万多人兵分四路围攻南京,都能打的张勋带着两千多残部仓皇而逃,可见当时南京城里清军的战斗力并不强悍。只能说同盟会的组织能力太差,再加上一帮猪一样的队友瞎添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